“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吸引1.74万名大学生来临返临创业创新。接下来,应用内还将增设‘我的高校’模块,涵盖实践课程审查、实践过程跟踪、校企双向评价等功能,可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实践计划。”近日,在台州临海,记者从共青团临海市委了解到,“来浙实践”数字化应用已从开发投用进入到了全面推广阶段。
“‘来浙实践’应用是临海今年引才留才的一项亮点举措,通过构建从实践到就业的转换通道,让学生既能看到临海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也能够精准判断与企业的适配度,推动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临海团市委书记朱晴雯说。
今年,临海坚持“引人入胜、聚才兴市”导向,大力实施引人留人三年行动计划,迭代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38条”,上架运行“来浙实践”数字化改革应用,同时,布局落点佩弦湖科技城、灵江科创廊道、浙东数谷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推进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复旦张江中试基地、南京工业大学临海现代化工研究院等项目落地,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人才综合环境。
“除了薪资待遇,青年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更看重一座城市或一家企业是否具备可为空间、成长空间。”某科技公司总经理何匡是一名1989年出生的海归博士,兼任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正因如此,他也更懂青年人才的所需所盼。
“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明确的晋升途径,公司推出了行政管理序列和专业技术序列双通道发展平台,满足不同人才的发展需求,同步实施‘鹰计划’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从雏鹰、飞鹰、精鹰、雄鹰到领鹰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储备基础后备人才和中高层人才,建强人才梯队。”何匡介绍,目前,公司技术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层以上平均年龄45岁以下,司龄三年以上人员达50%以上。除了企业自主提供成长通道,临海还创新推出青年举荐制,为青年人才拓宽发展空间。该市坚持“有才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鲜明导向,聘请上市企业总裁、科研院校专家等作为业界“伯乐”,举荐各领域青年优才,打通人才引荐的“高速通道”。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临海要成为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就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加快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临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何婉红说。今年以来,临海已新引进高校毕业生1.5万余人,新增技能人才8787人、高技能人才4463人。新签约落地院士合作项目1个,引进院士柔性合作项目2个;新引进博士28人,新增10家台州市级企业博士创新站,其中,伟星新材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
意向区域: 全国